• 泰州市海陵区
    鼓楼南路326号
  • 0523-86198885
  • 845604949@126.com

实小教育集团 | 教师妈妈的关爱日记

李爱云

关爱日记


     今天是周四,艳阳高照,白云飘飘。课间操时,我照例带着孩子们到操场出操。走到香樟树下,发现小苏同学已经穿上了蓝色的马甲,笔直地站在那儿值日。我当时一阵纳闷:什么时候小苏参加学校值日了?出操结束,孩子们陆续回班了。我问了一下小苏:“小苏,老师帮你拍张值日的照片发给奶奶吧!”小苏愉快地答应了。照片刚发给奶奶,奶奶立刻就忙不迭地感谢。老师一个简单的动作,却能让小苏和奶奶高兴不已。上午放学时,小苏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笑容。


     中午写字课之前,是孩子们阅读的快乐时光。小苏同学习作语言比较平淡,作为班上数一数二的学生,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除了向他推荐了《小散文一百篇》,另外还开了一张书单,让他到班级图书角或其他同学借阅。一个月来,习作无论是语言还是选材都有了很大进步。他的习作在班级小报《荷风》上发表,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


     小苏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公开课需要课前小演讲,他主动承担。讲台上乱七八糟时,他会不声不响地将讲台收拾整齐。教室里偶有纸屑时,他也会默默地从地上拣起。每节语文课之前,他都会看看我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样一个学习刻苦钻研、孝顺懂事的孩子,浑身洋溢着自信与乐观,谁会不喜欢呢?



戴冠兰

关爱日记

  

 “老师,奚逸诚说新语文作业找不到了!”下午的写字课前,组长向我汇报。


 “奚逸诚,你作业呢?”我一边询问,一边来到奚逸诚的身边。


奚逸诚站起来:“老师,我找不到了,会不会丢在家里了啊。我中午写了,奶奶看见的!”奚逸诚肯定地回答

我拿出手机,拨通了电话:“奚逸诚奶奶,您帮孩子看看,孩子的新语文是不是在家里,黄色的封面,他说中午你看见他完成的。”


五分钟后,电话响了。


   “老师,家里没有作业,您那边再看看,是不是在他的书包里?”


我又一次来到奚逸诚身边,准备帮他寻找新语文。


这时,奚逸诚激动起来,一边捂着书包,一边后退:       “老师,我书包已经找了很多遍了,真的没有!哦,我记起来了,睡午觉之前我躺床上看书的,肯定丢在床上了,奶奶没发现!”

 

他还在狡辩。

 

我盯着他不做声,只是去拉他的书包。


“老师,我真的写了,没有骗你!我明天肯定找给你,肯定!”他红着脸,再三保证,并且把书包紧紧抱在胸口。


全班同学都安静下来,用怀疑的眼神静静地看奚逸诚的表演。


“老师,我真的!真的写了!我保证!你相信我!”奚逸诚已经哭了,在声嘶力竭地喊着。

我终于从他怀里夺过了书包,新语文就静静地躺在书包里。最近一周的作业他一字未动。

     

对,他已经用这个借口欺骗了一周。

     

只是因为我太相信他了。

     

我带他去办公室,补好作业,然后和他的奶奶进行交流,又给远在南京的父亲进行了通话,一起商讨办法。


沈芳芳

关爱日记

     

天气晴好,和煦的阳光洒在孩子的脸上,孩子的笑容更加灿烂。这一幕温馨的画面定格在2021年10月15日。这一天,我来到了李欣悦的家里,带来了孩子喜欢的图书。刚开始,孩子有点腼腆,虽然不是第一次家访,但是对于我的到来,孩子多少是有畏惧的,也许老师上课的严厉不容忽视。不过,在我与她一来二去地交流中,她渐渐放松了,笑容绽放,声音清脆,给本来宁静的小屋带来了温暖和快乐。时针滴答滴答,如小溪般流淌,两个小时不经意间溜走了。然而,我和孩子相处的快乐时光却怎么也抹不去,它呈现在一张张照片中,也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心里。


羊洋

关爱日记

暖暖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教室的课桌上,校园显得特别宁静,每周二,小魏同学都会来得特别早,因为那是我们约定的时间,利用这美好的晨光一起来交流交流最近遇到的困难,今天也不例外。


小魏背着书包一蹦一跳地走进教室,清脆的一声:“羊老师,早上好。”“小魏,早上好。”我笑着回应。他很快地拿出语文书,高兴地告诉我:“羊老师,我已经背上了《小儿垂钓》。”昨天刚布置的预习任务,他已经提前完成了背诵的任务。我惊喜地看着他,竖着大拇指说:“真的吗?太厉害了!”说着,他就抑扬顿挫地背起来,声情并茂,他自信阳光的脸庞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那么可爱,那么美好。 



王丹

关爱日记

中秋节之际,学校组织了“温暖你我,共度中秋”活动。杨林胜知道可以参加活动,高兴的不得了。


到了那天,他早早地做好了准备,到活动地点后,我帮他穿好衣服,戴好帽子,他边笑边说:“老师,如果我不会做怎么办呀。”我安慰他:“没事的,老师跟你一起做。”他还是不停地自言自语:“我从来没做过月饼,可能会做的不好看……”


终于开始做月饼了,他小心地拿起一块皮,似乎有些紧张,左看右看。我拍拍他的头告诉他,可以先看老师做。于是我慢慢地做了一个,杨林胜看的十分仔细,等到他自己做时,也像我一样慢慢地完成,神情十分专注。我在一旁看着,适机给予回应。一片皮、一团馅,在他手中慢慢变成月饼,做好了一个,他十分激动地与我分享:“老师,我做好的,你看怎么样!”我笑着点点头。品尝着香甜的月饼,甜蜜的笑容在杨林胜的脸庞上绽放。后来他越做越熟练,收获满满,还说着要带给爷爷、奶奶和姐姐。 


活动最后,他手捧自己的月饼一起向在远方辛苦工作而不能回家过节的父母表达了中秋的祝福。我想,这个中秋节,有老师的陪伴,有珍贵的回忆,有亲手做的月饼,孩子应该不再孤单。


刘惠畅

关爱日记


刘惠畅老师,自2006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关爱每个孩子,用满腔的爱浇灌孩子的成长。“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陶行知先生充满爱意的真教育是她的座右铭,一直督促她用“爱”帮助孩子成长。


她是一位党员教师,更是一位教师妈妈。她爱学生,曾用关怀让学生泪流满面;曾用爱心扬起学生心海的风帆。十几年来,她在教师这个工作岗位上,不断演绎着不变的爱心与初心。她对待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体贴、爱护。教学上,她一丝不苟、要求严格,不忍心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对于成绩不好的同学,她抽出时间耐心辅导;对于成绩有进步的同学,她会语重心长地鼓励他们,给他们增强信心;对于成绩优异的同学,她教导他们发扬优点,继续努力。从她那里,孩子们学会了“胜不骄,败不馁” 。


生活上,她关心每一个孩子的思想变化,经常找孩子们谈心,引导他们,给他们指引方向。家长们经常说:“把孩子交给刘老师,我们很放心!”质朴的话语是对老师最大的肯定。她关心每一个孩子的课余生活,鼓励他们多读书,推荐她们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丰富孩子们的知识和阅历。在刘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正健康快乐地成长。


她所教的班级,大部分是留守儿童,他们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家长的关注。刘老师从小事细节上关心学生,时刻关注学生思想变化,及时沟通。小王同学父母离异,父亲在外打工,他经常迟到,不完成作业。刘老师开始找他谈话他唯唯是诺,转身又我行我素。后来,刘老师给他买学习用具,买衣服,找他谈心,家访;组织同学给他过生日。慢慢地他变了,不再迟到了,积极上进了。在新队员入队仪式上,小王同学代表所有新队员发表入队感言,现在,自信的笑容时刻洋溢在小王同学脸上。俗话说:精诚所到金石为开。老师有慈母般的爱,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就一定能走进学生心里,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刘惠畅老师是孩子的护花使者,是孩子们的爱心妈妈,更是孩子们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