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自食其力,活得很充实,也很踏实……”近日,被附条件不起诉的小琪(化名)在帮扶微信群汇报近况。
今年5月,刚满16周岁的小琪因拉车门盗窃3468元,被审查起诉。市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中心立即启动关爱程序,将小琪列为帮扶对象,搭建由民政局、检察院、团市委等单位组成的帮扶小组,帮助他调整心态,配合案件办理。10月29日,市检察院对他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在小琪找到了一份稳定工作后,帮扶小组继续引导他走好人生路。
兴化是劳务输出大市,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加起来就有5800多人。如果这类儿童在生活、教育、安全等方面无法得到及时关爱,很容易受不良群体影响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今年5月,在兴化市民政局的推动下,兴化市委专门设立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中心(下称中心),依托民政、检察、教育等26家职能单位,26个乡镇,26名镇“儿童督导员”,以及542名村“儿童主任”组成帮扶群体,形成覆盖城乡的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网。中心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借助数字化的信息指挥平台,运用“监测预防报告、评估分析甄别、工单及时派送、监护限时办理、全程跟踪督查、智能考核考评”六大“闭环”机制,为有需要的未成年人提供及时、有效、贴心的关爱与保护。
当群众发现需要帮扶的未成年人,以及举报未成年人违法行为时,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网页通道或者电话热线等渠道及时反映情况。信息指挥中心分析研判后,发布帮扶需求信息,志愿者根据能力相宜、位置相近原则,在司法办案之外,自愿认领监护监督、亲职教育、心理疏导、社会救助等关爱帮扶工作。信息指挥中心以电子派单的方式,确认志愿者与未成年人结对帮扶。
为强化帮扶责任落实的刚性,中心定期对帮扶工作质量进行评价,作为对各帮扶单位、帮扶人员的考核依据。中心运行以来,已对全市4000多名未成年人建档管理,为1960多名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定制了个性化的关护方案,对包括小琪在内的临界未成年人开展结对帮扶,随时关心他们的生活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