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一年升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很多的孩子在升学或是转学进入一个新的环境的时候,无法适应这个环境里的人、事或物,造成了很长时间不敢面对这个学校,严重的有可能造成休学。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适应性的障碍呢?我们的家长又应该怎么来做呢?一起接着往下看↓↓↓
本期嘉宾陈莹莹,泰州市凤凰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泰州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志愿者,多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曾获江苏省心理学会教学设计二等奖。
“泰老师”科普园
01
什么是适应性障碍?
适应性障碍是人群中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往往是由明显的环境改变引起,会出现一些情绪反应及生理功能障碍,比如焦虑、抑郁、恐惧,甚至会导致学习、工作、生活及交际能力的减退。
引起适应性障碍的精神应激性事件强度往往较弱,多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件。
02
面对新环境,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心理不适应的现象?
孩子在新学习环境出现的一系列不适应现象,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过程。
因为一般来说:孩子生活的环境在他们各个年龄阶段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这相对稳定的阶段,他们的衣、食、住、行、游戏和社交等方面都会产生相应的需要,形成相应的习惯。
然而,孩子所处的环境不可能一成不变,他们的家庭环境常会因不同的原因而使生活环境发生变化。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广阔,越来越复杂,新的环境必然对孩子提出新的要求,于是原来的习惯与新的环境产生了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和冲突反映在心理上,必然会使孩子感到不习惯、不适应、不偷快。有的孩子甚至由于环境的变化而引起心理和行为的异常表现。
03
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呢?
第一,要帮助孩子觉察自己的情绪。
第二,正确认识并接纳。
一是帮助孩子接纳客观上已经发生的事实和发生的变化。二是帮助孩子接纳自己觉察到的负面情绪,减少自责和内耗。
第三,要积极引导孩子适应新环境。
“泰老师”分享会
案例一
九月份,三岁的阳阳要上幼儿园了,阳阳比较内向,有点儿慢热,内心细腻敏感,适应新环境需要的时间更长。阳阳妈妈提前几个月已经有意识的在帮阳阳做一些准备了。我们来看看阳阳妈妈是如何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的。
一、家长要理性乐观,既不佛系也不过于紧张
家长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以帮助孩子入园后能迅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①规律作息;②自主进食;③自主如厕;④心理准备。
二、送孩子的时候,让“再见”变得短暂又快乐
送孩子的时候,不必快速告别,但是也没必要徘徊停留,给孩子一个简单的告别仪式,然后果断离开。
三、家长做出努力,帮助孩子熟悉新的环境和人
家长要用心记住班级老师和同学的名字以及幼儿园的作息时间,这样就能和孩子有谈论的话题,谈论的过程就是帮助孩子熟悉和适应的过程。
另外,可以邀请班级里的其他孩子到家里玩,帮助孩子建立友谊。
四、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
该做的准备都做好了以后,家长要做的就是耐心陪伴、静待花开。
案例二
还有一周就开学了,初二女生小王表现得很焦虑,吃饭没胃口,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劲来——晚上睡不着,早晨起不来。面对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应对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引导孩子远离这样的负面情绪。建议家长朋友们可以做一些反思,在生活中我们是不是提出了一些不切合实际的要求,或者对孩子限制的比较多,在孩子的生活中缺少一种乐趣的引导,找到原因后,要做出一些调整,和孩子重新建立一种联结,要允许孩子进行情绪表达,要让孩子表达自己内在的想法。
建议家长们可以结合自身生活中的例子,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如果这样还是无法有效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觉得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也不要讳疾忌医,尽快带孩子到正规的心理门诊或精神专科门诊就诊,由医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方法,避免延误孩子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