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老年周报》A3版聚焦我市社会福利中心守护有“度”,保障“一老一小”有温度。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多点散发,我省多地打响了疫情防控阻击战。3月11日中午 12 点,泰州市社会福利中心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他们用爱与责任,打造 “四度空间”,为院内“一老一小” 筑起一道坚实防线。
保障有力度
开启全封闭管理模式
疫情防控期间,泰州市社会福利中心开启全封闭管理模式 。中心老年服务组、儿童服务组、保障支援组、医 疗保障组和保安保洁组五个小组按应急预案迅速展开工作 。院内全员进行核酸检测,155 名老人、30名儿童、87 名工作人员,结果全部为阴性。
“为了严格防控,3月11日中心实行全封闭管理,职工衣食住行都在院里,不与外界接触。”社会福利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封闭管理通告 发出后,全体职工积极响应, 主动请缨坚守一线。工作人员与每位入住老人说明情况,联系老人家属沟通协调,为上学的学生请假。87 名护理员和工作人员分成两组,和入住老人、儿童同吃同住,24小时值守。
隔离期间,院内防疫物资保障按30天满负荷运转需求储备,生活用品、常用药品等每周由定点超市和医院配送,粮油、肉蛋、果蔬等食物 每天由定点供应机构专人配送。食堂厨师丁浩表示,“为了加强营养、提高老人的免疫力,我们定制了营养均衡 的菜谱,一日三餐都不重样, 每周还会更换菜谱。”80 多岁 的刘国英奶奶说:“我们每个月餐费才480元,在这里比在家吃得好多了。”
“每天早晚给老人量体温,开窗通风两次,确保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对地面、围栏和公共区域等严格按照疫防控指南要求进行清洗消毒。” 护理员栾广怀介绍,中心组织所有工作人员每周三次检测核酸,每天两次 查验苏康码、行程轨迹和测量体温,既确保护理人员自我防护,又确保老人儿童科学照护。
照护有精度
为“一老一小”提供个性化关爱服务
封闭管理给入住的老人和儿童就医增加了难度 。医务人员每日巡查从过去的2次增加到4 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置。“我们每天都为老人量血压、血糖,将每个老人服药的品种、数量、频次全部记下,提醒慢性病长期服药老年人按医嘱服药 。还会关注老人药 物的剩余量,提前通知家属把药品送到门卫处来。”中心医生张巧玲介绍。
3月13日下午,张巧玲和曹薇在巡诊时发现,单奶奶因假牙不合适导致口腔溃疡,随即联系牙医 。 因疫情期间医生无法上门调整假牙,曹薇嘱 咐护理人员给老人用餐暂时换成流食。93岁的姜奶奶因患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慢性肾功能不全,导致双下肢水肿,张巧玲发现后第一时间与其儿子取得联系告知情况,随 即在院内医务室为老人配药治疗 。通过细心检查老人健康记录,发现老人有眩晕的老毛病,存在跌倒的风险,再三叮嘱她一定要按时吃药 。目前老人双脚已明显消肿。
患有先天性脑瘫的儿童薛紫薇刚刚出院回到福利中心。因其咀嚼功能差,平时只能吃半流食 。曹薇为她做护理时发现孩子牙龈发炎,喂养困难,就耐心地用注射器从口角慢慢注进食物给她吃 。为避免薛紫薇因长期卧床形成 便秘,护理人员还把粗纤维的食物、水果和蔬菜研碎,混合起来给她吃,并经常为她做腹部按摩。
对于不能保守治疗的患病老年人,第一时间送其就医。3月20日晚,护理人员发现90岁的张爷爷导尿管不排尿 。医生为其更换新的导尿 管加强观察,但老人仍无排尿 迹象,存在生命危险,立即电话告知其儿子建议转院治疗,当天深夜,一辆120救护车开到中心门口,院内医生用护理床将张爷爷送到门口,子女送其去医院就医,实现无接触转院。
服务有温度
帮老人和家属“亲情连线”
“来来来,感谢这位陈阿姨,爷爷也会微信发红包了,我马上发个红包给你。”3月15日,钱金宝通过微信视频开心地对孙子说。原来,封闭管理期间,养老护理员陈雯华在值班巡查时发现钱金宝因无法与亲人见面,情绪非常低落 。陈雯华耐心地坐下与爷爷交谈,用一个小时的时间终于教会他使用智能手机 。有了手机的陪伴,每天刷刷抖音聊聊天,老人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
在这里,像这样教老人学用智能手机的故事还很多。封闭管理期间,中心积极推行“线上探望”服务,帮助入住老人与家属“亲情连线”,通过手机视频、亲情聊天室等方式,让老人和家人之间的亲情不被空间阻隔。
封闭管理前,冯奶奶的儿子每天都会到院内来探望。取消探视后,每天下午四点半,冯奶奶都会准时来到霞光苑一楼亲情聊天室和儿子会面 。冯奶奶在电脑屏幕前,开心地告诉儿子,“所有领导都和我们在一起坚守防疫,他们也不回家 。放心吧,我们在这里挺好的。”当儿子关切地询问是否需要帮助购买物品时,老人连连摇手道:“不需要,不需要,工作人员会帮我们购买的。”
党建有深度
打造建档服务品牌“幸福XIN家园”
从今年3月1日开始,泰州市社会福利中心围绕“焕发芯动能”“缔结新纽带”“竭诚心服务”“选树星先锋”“营造馨家园”五“XIN”元素,着力打造党建服务品牌“幸福XIN家园”。 疫情下的党建服务活动如何开展? 泰州市社会福利中心主任刘银林表示:“必须让党建服务真正做到向一线延伸,才能更有深度。”
闭环内的党员和行政人员都身兼数职 。综合科年轻的党员周小静在早上做起了物品分拣员,负责消毒运送; 三餐时,她充当护理员,帮忙分菜喂饭;下午,她又变身社工,带老人们唱歌跳舞。儿童福利科朱伟和宫海燕上午帮助护理员给儿童洗澡换衣,下午陪孩子们康复训练,晚上还要为孩子们辅导作业。
封闭管理期间,所有党员和行政人员下沉一线充实护理员队伍,为老人和儿童开展陪聊、陪游戏、送水喂饭等服务 。疫情期间恰逢桂群奶奶90大寿,生日当天,中心为她准备了蛋糕和水果,“爱心照 相馆”摄影小分队还为她拍照 留念,让奶奶在美好的仪式感中找回了记忆中的芳华。
护理员在院内封闭管理, 24小时照顾老人和儿童,他们家庭有困难怎么办? 封闭在外的工作人员除了承接中心的正常工作以外,还担起了帮助照顾的责任 。护理员张国玉老公因公致残,丧失劳动能力,市民政局局长李新美得知情况后,立即到家走访,送去慰问金,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护理员陈书友妻子患有精神疾病,仅靠他一个人工作,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市民政局党组书记李恺立即发动机关党员干部捐款,送到陈书友家中,帮助他渡过难关。组织上的关怀,让护理员的工作更加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