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梦想改造+”关爱计划,谋划2022年全省“梦想小屋”建设和关爱工作,11月18日至19日,省希望工程办公室主任柏茂林、副主任俞建一行到我市开展关爱对象摸排认定工作专题调研。
团市委副书记曹承陪同调研,市民政局副局长孙雷参加座谈,靖江市、兴化市、海陵区、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团委负责人,市区两级希望工程办公室、民政局儿童福利工作相关处(科)室负责人,部分镇(街)分管领导、民政工作负责人、团委书记参加活动。
柏茂林一行先后来到兴化市昭阳街道、海陵区九龙镇、医药高新区(高港区)明珠街道,实地走访了五户困境青少年家庭。这些家庭有的已于今年建成“梦想小屋”、孩子生活环境焕然一新,有的刚列入下一年改造计划、多方力量正齐心磋商建设事宜。调研组详细询问了孩子们的家庭情况和实际困难,了解了当地的帮扶政策和举措,为困难家庭送上慰问品,并祝愿他们逐步走出困境,快乐茁壮成长。
调研组先后在兴化市昭阳街道未保工作站和泰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召开了两场座谈会,充分倾听一线意见、掌握基层实情,全面了解“梦想小屋”关爱对象摸排与确定等方面工作的经验和做法。相关市(区)团委负责人汇报了“梦想小屋”2021年关爱工作和2022年关爱对象前期摸排工作,民政部门、镇(街)、村(社区)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各类困境儿童底数情况,并对“梦想小屋”分类帮扶、改造标准和服务内容提出了建议。
座谈会上,泰州市民政局副局长孙雷向调研组介绍了泰州在困境儿童精准排查和保障模式上的创新做法,围绕“梦想”“改造”“+”三个关键词对“梦想小屋”项目的实施意义和工作范畴作了深刻解读,并提出可以针对“红、黄、蓝、绿”四个等级,进一步分类完善困境儿童的居家服务和特需服务,注重对出现心理问题、行为失范、残疾等类别给予重点帮扶。
团泰州市委副书记曹承根据最新的关爱对象摸排数据统计表,介绍了泰州“梦想改造+”工作的主要特点和下一步打算,并表示将坚持“分众式”“ 菜单式”“ 补差式”等工作原则,在村(社区)、镇(街)、市(区)实施分级联合研判机制,整合共青团、民政、纪检等不同部门的工作力量,确定新一批急需改造孩子生活空间的困难家庭,针对不同类型的困境青少年、精准提供不同的改造“菜单”。
座谈会最后,省希望办主任柏茂林对泰州市2020年率先完成“梦想小屋” 项目全域试点、2021年自我加压超额完成改造指标、下一阶段继续先行先试勇当开路先锋表示高度肯定,对各级民政系统支持参与“梦想改造+”工作表示衷心感谢,期待继续与民政等部门密切协作,完善“梦想小屋”关爱对象的摸排认定标准,精准科学扩大帮扶范围,将“梦想改造+”关爱计划作为希望工程转型升级的突破方向,通过社会化、标准化、项目化运作,建立团组织主导、职能部门协同、社会组织参与、资源充分整合的困境青少年群体关爱工作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