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市海陵区
    鼓楼南路326号
  • 0523-86198885
  • 845604949@126.com

“社工+楼栋长”服务介入社区困境儿童工作浅析

国务院《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规定:困境儿童包括因家庭贫困导致生活、就医、就学等困难的儿童,因自身残疾导致康复、照料、护理和社会融入等困难的儿童,以及因家庭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遭受虐待、遗弃、意外伤害、不法侵害等导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或侵害的儿童。


WechatIMG68.jpeg


河南省民政厅“三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计划(2020年淅川县)项目,是由郑州市中原区商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接运营的,项目实施于淅川县上街镇光明社区。该社区是淅川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共有4208名居民,其中16岁以下的儿童有846名,困境儿童149名,主要是指贫困家庭儿童和遭遇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或监护不当受到伤害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社区困境儿童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家庭生活困难、居住环境较差、文化教育缺失、监管缺失、社会资源短缺、社会融入难等。解决社区困境儿童问题,单靠社工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社区每个楼栋都有自己的楼栋长,且楼栋长对自己楼栋的居民家庭的情况是非常清楚的,这对于社工开展服务提供了有利的支撑,但是楼栋长缺乏专业的知识,有的文化程度不高,多是本楼栋比较热心,有一定的威望,时间充足的人员担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商都社工发挥专业优势,提升楼栋长服务技能,“社工+楼栋长”服务共同介入社区的困境儿童,取得了良好的经验和服务成效。


一、组合分工,快速掌握困境儿童信息

建立“1+4”工作模式,即一名社工,四名楼栋长为一个小组,每个楼栋长负责向社工反馈所在楼栋困境儿童的基本情况,社工负责整理困境儿童的信息,建立社区困境儿童动态信息档案,根据困境儿童的需求程度,制定长短期服务计划,减少社工搜集信息的工作量,快速有效的建立社区困境儿童信息档案。


二、加强培训,提升技能

组建包含社工、楼栋长的儿童志愿服务队,每月一次集中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但不局限于困境儿童入户注意事项、困境儿童信息搜集汇总技巧、困境儿童心理特征、困境儿童突发情况处理技巧等,提高楼栋长的整体服务技能。


三、依据需求,提供对应服务

根据困境儿童的需求程度,分为重点关注、一般关注两大类。其中重点关注对象由专业社工进行个案管理跟踪,一般关注对象则在社工的指导下由楼栋长进行日常的跟踪。根据社区困境儿童需求程度,分类分级管理,各自分工,便于社工集中优势关注重点对象,有效提供服务。


“社工+楼栋长”服务介入社区困境儿童工作模式,能够便于社工,快速准确的掌握社区内困境儿童的具体情况,在项目周期内节约走访排查工作的时间。同时,此种工作模式,将社区楼栋长纳入社工工作体系中,让楼栋长参与社区儿童事务中,建立本土化的儿童基层工作团队。


文/郑州市中原区商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