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下午,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扬州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洪流就今年秋季学期江苏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学安排作回答。
全省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分两类情况安排开学。
第一类是今年以来一直处于新冠肺炎疫情低风险地区的设区市,9月1日正常开学返校。
第二类是今年以来有中高风险地区的设区市,比如扬州市,从全域转为低风险地区满21天后,可分期分批组织学生开学返校。不能正常开学返校的中小学可以组织线上学习指导。
高等学校的秋季开学总体安排是:9月15日前不安排学生返校,各高校可按秋季学期校历安排线上教学。高校具体开学情况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高校所在设区市今年以来一直为新冠肺炎疫情低风险地区的,9月15日后可分期分批组织学生返校。
第二种是高校所在设区市有中高风险地区的,自全域转为低风险地区满21天后,可分期分批组织学生返校。
技工院校参照以上的规定执行。
校外培训机构、婴幼儿照护机构恢复线下集中培训(照护)活动的时间在当地中小学、幼儿园全部开学后,由各设区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指挥机构确定。
全省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做好开学返校疫情防控各项准备工作。有三种情况是不能组织学生返校的:
第一种是疫情防控条件达不到当地疫情防控要求的。
第二种是各项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
第三种是应急预案和演练落实不到位的。
另外,还有两类师生员工需要暂缓返校:
第一类是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的师生员工。
第二类是返校前21天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师生员工。
延伸阅读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人社厅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水平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对全省推进课后服务的时间、范围、课程、师资及保障措施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实施意见》要求课后服务要坚持需求导向和学生、家长自愿原则,以解决家长后顾之忧为出发点,积极扩大服务范围和对象。
江苏省课后服务范围扩大到所有义务教育学校,服务对象扩大到每个有需要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今年秋学期开学后,确保全省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和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
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学校每周5天(周一至周五)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提供2小时的课后服务,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
有条件的初中,周一至周五可设晚自习(一般安排2小时以内,原则上不晚于20:30结束)。
对于提升课后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实施意见》指出,课后服务必须突出育人导向,提供丰富课程,要根据学生和年龄特点、学段要求和学校实际情况等,分年级、分层次、系统性、个性化统筹开设课后服务课程。
小学生课后作业一般在学校完成,初中生大部分课后作业尽量在学校完成,学校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授新课。在师资配备上,课后服务一般由本校教师承担,也可积极争取退休教师、学生家长、高校优秀学生、体育教练、民间艺人、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等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服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