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防控严峻形势,泰州市高度重视儿童领域疫情防控工作,坚持上下联动,建机制、摸实情、强推进,着力构建市、市(区)、乡镇(街道)、社区(村)四级防疫体系,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络。
儿童福利机构防疫篇
泰州市社会福利中心
泰州市社会福利中心成立机构防控领导小组,制定防控应急预案,实行严格封闭管理。坚持“人物同防”,严格出入院制度,加强工作人员健康排查监测,严格消杀、通风要求,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暂停聚集活动。
封闭管理不封闭爱,中心的护理员们用心守护着每一位儿童。市福利中心护理员联手专业康复师,通过线上指导等方式为中心儿童开展康复训练,通过空中课堂辅导儿童学习,做到停课不停学。
靖江市儿童福利院
扎实推进疫情常态化防控
一是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有关疫情防控文件精神,要求全体职工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守牢全院零感染防线。
二是严格落实,常态监管。确保工作人员核酸检测全覆盖。所有工作人员每天测量体温,如出现异常,迅速离岗,按要求进行报告并隔离观察或就医。划分管控区域,设立隔离区域。护理员进入儿童区域前要换上工作服,洗手消毒。对因病外出治疗返院的儿童,在隔离区域进行严格医学观察。落实机构消毒流程,所有区域每日定时通风、消毒,护理员每天两次更换口罩。
三是严格管理,制度健全。靖江市儿童福利院实行封闭管理,对确需来院办事人员严格执行来院登记制度,检查苏康码、行程码,测量体温,戴好口罩,并禁止进入儿童区。
靖江市
从严抓防控 靖心护儿童
一是暂停集聚性活动。7月21日起,靖江市全市儿童关爱之家和各社区自行举办的暑托等集聚性儿童服务活动暂停,社会组织举办的儿童服务类小组活动、团体活动暂停。
二是加强走访探视。做实儿童主任走访,要求完善走访记录,强化每月走访记录表和风险评估表的填写和归档,如出现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及其父母、监护人被医学隔离、居家观察的情况,须及时上报。要求公益创投各承接社会组织,疫情期间将服务重心从集体活动转移到个案服务和走访关爱上来,及时了解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情况。同时严格执行佩戴口罩、消毒等防疫措施,做到活动减少、关爱加倍。
三是落实关爱保护。为进一步落实疫情期间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8月1日,靖江市民政局副局长曹永东到斜桥镇和滨江新区,询访慰问当地正在居家观察的困境儿童。曹永东在向社区及儿童亲属了解情况后,叮嘱社区要按照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每日做好上门服务,保障困境儿童家庭的生活需要并指导社区在源头上加强管控,严防聚集性活动,积极组织在靖大学生、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参与防控。
泰兴市
完善三项机制
织密困境儿童疫情防控网
一是完善人员排查机制。泰兴市民政局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分组分片督查泰兴市疫情防控工作,重点检查各乡镇(街道)、各村(居)儿童领域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对存在问题当面交办,持续跟进。建立儿童福利领域疫情防控日报告制度,组织全市351名儿童主任和村居网格员每日排查辖区内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及时掌握其生活状况和健康状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并实行日报告、零报告。
二是完善源头预防机制。加强防控知识宣讲工作,引导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非必要不外出,科学做好各项防控措施。第一时间关停全市各类儿童服务机构,停止一切聚集性活动,变集中服务为居家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病毒感染风险。对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及与疑似或确诊病例密切接触的儿童,落实监护责任人,迅速进行居家隔离,定期进行核酸检测,密切关注健康状况。
三是完善需求保障机制。加强物资供给,对缺乏防控物资的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及时配发防疫口罩。完善儿童关爱保护网络,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境儿童纳入保障网络。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推动泰兴市未保委各成员单位扎实开展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加强个性化需求摸排,为部分困境儿童配发自行车、运动服、学习机等爱心物资,满足其“微心愿”,加强心理疏导,有效缓解其心理压力。
兴化市
大手拉小手 共筑防疫屏障
兴化市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做好兴化市儿童福利领域防汛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有关部门、各乡镇(街道)提高政治站位,立即停止举办未成年人暑期夏令营等儿童关爱活动,儿童关爱之家停止对外开放,加强对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等困难群体巡查探访和关爱保护频次,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加强疫情防控形势宣传,以及疫苗接种科学知识普及,引导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增强防护意识、做好自我防护,同时送上必要的防疫物资。同时,兴化市未保工作督查组对各乡镇(街道)落实工作情况进行同步检查。
兴化市各乡镇(街道)未保办迅速行动,组织儿童督导员、村儿童主任进村入户,开展“大手拉小手”防疫特别行动,确保每一位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得到关爱保护。
海陵区
民生专员打响爱心战“疫”
海陵区民政局建立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1+1+1”疫情防控保护关爱机制,从人员落实、责任明确、问题化解、信息反馈等方面细化措施,强化效能管理,保障全区未成年人生命健康安全。
一是形成责任链条、结对到人。对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分类管理,形成三级责任链。困境儿童“1+1+1”=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民生专员;留守儿童“1+1+1”=社区干部+委托监护人+儿童主任或民生专员。将各类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分配到具体的网格,确保每个儿童都有一名民生专员或儿童主任结对走访,并通过手机APP向“爱帮360”系统及时反馈走访信息。重点关注监护情况较差、患病、残疾等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因疫情影响造成监护缺失的,“发现一人,安置一人”,及时提供个案危机干预服务,有效落实监护责任。
二是明确走访内容、走访形式。7月底8月初,民生专员对所有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全面兜底走访一次,及时了解学习与生活情况,身体与心理状况,近期是否经过南京、扬州等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以及困难和需求。在此基础上通过电话、微信、视频等多种途径,每人每三天问候一次,必要和紧急情况下再次上门走访慰问。同时,建立日报制度,每天下午16:00时前,填报《全省儿童福利领域新冠疫情监测日报表》。
三是及时解决问题、反馈信息。对走访慰问中所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疫情期间,城西街道森北社区12岁白血病儿童东东(化名),父亲为带他去苏州做穿刺于7月21日从南京禄口街道工作地返泰,7月24日送集中隔离点。东东一家居家隔离,隔离当晚因病情复发打喷嚏出鼻血,社区民生专员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120,送往医院做血检,病情稳定后回家静养,期间民生专员每日通过微信慰问,了解到药物短缺后,民生专员主动帮忙买药,并将东东纳入重点慰问对象。目前东东一家已做过两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因东东家庭困难,其父亲集中隔离期间的餐费均由社区承担。
隔离病毒,但不能隔离爱,海陵区建立完善了民生专员制度,明确职责,建立激励机制,社区民生专员的“爱”行,只是疫情期间帮办服务剪影,当好大家的“跑腿员”,真正解决他们生活的后顾之忧,是民生专员践行的初心和使命。
高港区
关爱儿童生活 助力疫情防控
高港区民政局全力推进疫情期间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帮扶工作,营造全社会都关心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良好氛围。
排查摸底全面性。指导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入村入户开展调查,了解、掌握困境、留守儿童详细底数和生活状况,及时发现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造成监护缺失的儿童,第一时间向所在村(社区)报告相关信息,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建立疫情防控期间的关爱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共排查困境、留守儿童427人。
专项督查针对性。高港区民政局分管负责人牵头带队,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随机抽查7个镇街部分村居的困境、留守儿童,了解困境儿童生活情况、监护情况和健康情况,为其送上生活用品、防疫用品等,积极帮助困境儿童家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关爱服务有效性。加强巡查巡访,帮助困境儿童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对隔离期间生活物资储备不足的困境儿童定点定人帮扶,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对监护能力不足的儿童,动员明确其他亲属监护,确保每名儿童都得到妥善监护照料。对全区孤儿和困境儿童、留守儿童进行了口罩配发,共发放爱心口罩5000多只。
同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小蝌蚪”、“温心驿站”通过入户走访,详细了解每位困境儿童的身体、生活条件和学习等基本情况,同时也向长期承担着照护压力的困境儿童家长表达关心和支持,倾听有关困境儿童的生活诉求与困难,做好信息统计,以便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帮扶政策与措施。
姜堰区
倾心关注受疫期间
留守和困境儿童基本生活
“是民政局的李阿姨吧!”稚嫩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出,还没等介绍,小于就听出了电话那头是姜堰区民政局社会事务科李小娟的声音。李小娟对困境儿童小于的近期情况进行了电话问询了解,同时,叮嘱他做好疫情期间的防护工作。
疫情发生以来,姜堰区民政局社会救助科、儿童福利工作科共同开展留守和困境儿童精准排查,发挥村(居)儿童主任和“成长护航”社会组织专业社工作用,以电话询访、视频关爱等方式,对全区所有的留守和困境儿童开展精准排查。及时了解留守和困境儿童学习与生活情况、健康与心理状况、近期活动情况(本人及共同居住人是否隔离或居家监测等)以及疫情期间的相关需求和困难,避免出现因疫情导致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出现监护缺失、生活困难、防控不到位的情况。截至目前,全区157名留守儿童和902名困境儿童已全部排查到位。
充分发挥临时救助“救急难”的作用,优化简化审核审批程序,对于排查中发现的8名居家监测困境儿童,及时放发临时救助金16000元。同时,与所在镇(街)对接,指导相关工作人员做好跟踪保障工作。
医药高新区
“三项举措”扎实做好
疫情期间困境儿童保障工作
一是党组重视,提高站位。医药高新区民政局召开专题会议学习省、市会议和文件精神,并将文件下发至各镇街和社区,要求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开展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入户走访工作,了解掌握疫情期间他们的健康和生活状况,宣传疫情防护知识,提高防护能力,并积极做好心理疏导、稳定情绪等工作。动态掌握所有困境儿童的最新状态。
二是主动发现,及时介入。经过入户走访,发现儿童小万正在居家隔离,立即指导街道、社区对此家庭进行实时关注,在加强监测的同时,积极提供线上服务,主动帮其解决生活困难。
三是精准排查,保障到位。医药高新区始终坚持困境儿童动态精准排查制度,常态化开展每月入户走访工作,特别是疫情期间,儿童主任每周了解困境儿童情况,及时保障符合条件的困境儿童,给予物质及精神上的关怀,确保疫情防控工作不漏一人、不留死角、不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