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俊,好好想想,这道题有没有其他解法了?”炎炎夏日的一个上午,江苏泰州兴化市周庄镇东浒村小俊的家里,数学任课老师方宛平正辅导小俊解数学题。“小俊成绩不错,暑假中特地给他布置了三份数学试卷,给他练习提高。”方宛平说。
小俊今年13岁,系困境儿童,现读小学五年级。小俊6岁时,父亲就病逝,母亲也远走他乡。小俊和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已80高龄,还患有胃癌,奶奶又是肢体二级残疾人。按照相关政策,政府给小俊落实了事实孤儿生活待遇,也给他的奶奶落实了残补,但生活补助常常要接济爷爷治病抓药。去年春节前,镇党委书记吉金楼带队走访慰问困境儿童,小俊的境遇令吉金楼心痛。为帮扶小俊,镇里综合施策,由吉金楼“一对一”经济资助,直至小俊修完学业;镇中心校任课老师辅导学习;村卫生室医生洪胜虎为该户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村委会履行小俊法律监护权,村妇联主任负责具体监护。“现在,看到小俊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快乐的样子,学习上进,我们没有忧虑了。”小俊的爷爷刘正祥说。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困境孩子如果得不到帮扶,结果只会越来越困难。作为一级政府、党员干部,应该义不容辞担起责任,给孩子提供较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让他们健康成长。”吉金楼说。
目前,周庄镇共有46名困境儿童,有残疾儿童、残疾人家庭的儿童、孤儿、事实孤儿、单亲家庭孩子、低保家庭子女等。该镇除由机关干部一对一经济帮扶、任课老师帮助培优补差的共性帮扶外,还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针对困境儿童特点区别帮助。
“我希望有一个自己的小房间。”今年3月,困境儿童小包向帮助她的镇机关干部柯伟说出自己的心思。小包的父亲于多年前病逝,她与爷爷奶奶、母亲生活。家里的正屋只有两个房间,一间爷爷奶奶住,另一间是母亲和她住。为给小包一个独立的私人空间,方便学习和生活,整合上级“梦想小屋”项目,镇里对小包家的十多平方米的杂物间进行改造、装修,开了大窗户、铺了地砖、吊了顶、贴了墙板,小床、衣柜、书桌等样样俱全。见小包爱画画,还特地给她置办了画板。自从有了自己的房间,小包学习成绩上升更快。截至目前,镇里没有个人房间的15名困境儿童,都有了“梦想小屋”,实现“小屋焕新”到“精神焕新”的转变。
“最难最关键的是困境孤儿监护的问题。”吉金楼说,监护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该镇有6名孤儿由于爷爷奶奶年迈或患病无力履行监护责任。他们的成长谁来监管照顾?对此,周庄镇进行认真探索。对无力履行监护责任的爷爷奶奶,镇里派出居家养老服务员上门服务,帮做家务等事务,通过法律程序将监护权转移到村委会(社区),由村委会(社区)指派责任心强的党员干部担任监护人。目前,监护人已选好,正在走法律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