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市海陵区
    鼓楼南路326号
  • 0523-86198885
  • 845604949@126.com

泰州市“梦想小屋”困境儿童关爱项目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希望工程重要寄语精神,“把希望工程这项事业办得更好”,着眼服务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大局,帮助贫困家庭孩子提升学习生活环境,养成良好习惯,培养自理能力,丰富精神生活,根据团省委相关工作要求,团市委决定联合市民政局、龙凤堂幸福童享基金会在全市推开“梦想小屋”困境儿童关爱项目(以下简称“梦想小屋”项目),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聚焦建设“梦想小屋”、关爱贫困家庭孩子成长这一主题,坚持实事求是、精准发力、广泛发动、上下协同的工作原则,不浪费、不折腾、不拔高,通过社会化、标准化、项目化运作机制,探索困境青少年群体关爱工作新理念、新模式、新载体,推动“梦想小屋”成为我市希望工程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和助力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有力抓手,进一步带动提升全市共青团的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


二、目标任务


针对经济困难家庭且无独立居住和学习环境的6至14岁困境儿童(以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为主),依托原有住房打造独立空间,进行规划、设计、装修,配备必要家具和学习生活用品,建成“梦想小屋”,改善生活与学习环境。小屋建成后,配套提供爱心志愿者结对跟踪陪伴,帮助解决成长和学习中的困难问题,促进良好习惯养成和自立能力提高。


团市委根据各市(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人数研究提出各市(区)建设数量,分市级援建、本地筹建2类,明确责任主体,压实工作任务。稳步扩大建设规模,分批压茬推进,每年在全市建设100-200个“梦想小屋”。2020年11月,作为全省试点启动实施“梦想小屋”项目,年底前小屋建成50个左右,培育相对成熟的建设执行团队,建立可靠稳定的合作伙伴和务实可行的工作机制。


三、重点工作


(一) 全面摸排确定帮扶对象。争取民政、扶贫部门支持,摸清6至14岁困境儿童(以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为主)数据,借助乡镇(街道)、村(居)力量,联合社会组织和爱心志愿者,逐户实地调查,全面摸清本地困境儿童现状,详细了解儿童居住空间现状、房屋安全状况、监护人房屋合法处置权、儿童与儿童监护人对房屋改造和建设“梦想小屋”的意愿等信息,在此基础上科学确定帮扶对象,根据服务对象家庭困难程度和小屋亟需程度划分为“急需改造、需要改造、暂缓改造”三个档次确定受助顺序。经服务对象及监护人同意,做好信息、照片、视频等采集整理,填写《项目服务对象信息资料表》,签订《项目服务协议》、《信息采集免责声明》。坚持把社会关爱传递给最需要的贫困家庭,坚决杜绝优亲厚友、人情照顾等情况。


(二)广泛吸纳各方力量参与。建立健全团组织主导、引导社会力量全程参与的项目合作机制。确定市(区)团委具体工作职责,团市委负责实施方案和建设标准的制定、资金筹集、项目调度和建设管理等,确定市民政局、龙凤堂幸福童享基金会为联合举办单位,泰州市装饰装修行业协会为团市委合作单位,配合实施全市“梦想小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各市(区)团委负责联系动员社会组织、摸清底数和实情、落实基础建设任务、会同第三方专业机构做好核查验收、参与资金募集、做好日常管理和跟踪服务等。成立泰州市“梦想小屋”困境儿童关爱项目工作专班,确定综合协调、宣传管理、项目建设、资金筹措、公益帮扶5个工作组,明确各组工作职责,建立团市委各部室共同参与、市县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压实工作责任。发挥社会组织参与公益事业的独特优势,鼓励各市(区)团委筛选确定具备承接能力、执行力强、有责任心的社会组织参与“梦想小屋”项目,并与之签订合作协议,联合社会组织在发动募捐、确定帮扶对象、参与建设管理、结对关爱帮扶等各个环节发挥积极作用。注重吸纳本地“青年文明号”集体和爱心单位、爱心企业参与项目实施,通过整体承接、全过程援建、部分环节参与、部分物资捐赠等多种形式,整合社会资源,增加工作助力。


(三)发动组织化社会化募捐。发挥“基金会引导+社会动员”的独特优势,龙凤堂幸福童享基金会每年出资40万元作为项目引导资金,团市委依托广泛覆盖的团青组织体系,动员各级各领域团组织和青联、青商会、青年创新创业联合会等积极募捐,所募资金纳入幸福童享基金会,作为“梦想小屋”专项资金。加大社会化动员力度,丰富社会化动员载体和方式,激发社会爱心,推动“梦想小屋”项目成为广泛参与的群众性公益活动。依托“互联网+”、新媒体等手段,优化协同众筹机制,增强爱心募捐便捷度。构建多元化募集方式,畅通资金募集、“梦想小屋”认捐等多种渠道,建立完善激励和荣誉体系,让每一分爱心具体可感。严格资金管理,加强信息公开,确保账务清晰合规。所募资金结合捐方意愿,根据各市(区)实际和建设任务予以倾斜支持。


(四)加强项目建设管理。按照“经济、适用、美观、温馨”的原则进行改造。


1.改造流程及施工方选择:按照“现场丈量、规划设计、施工改造、配备物品、竣工验收”的工作流程,推进“梦想小屋”建设。施工方建议选择具备建筑装饰二级或行业内较优秀的家装施工企业。施工前须签订施工合同,制定书面施工方案,提交简易施工图纸以及施工预算表等。施工过程建议由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项目监管。

2.建设标准和要求:空间以15平方米左右为宜。主要施工内容包括:顶棚、墙面、地面、强弱电路布控、隔断、灯具安装等。改造施工执行国家强制性规范及相关标准,符合安全、环保、防火要求。顶棚建议采用轻钢龙骨、防潮石膏板等吊顶或集成吊顶;墙面在基层找平后建议用浅色乳胶漆涂刷;地面宜铺设瓷砖或环保强化地板;电路必须设置单独回路,采用国标铜芯线和规范的接线端子;墙地面走线采用暗埋方式或加套管保护;灯具、开关盒、插座等应根据使用需求合理布置,安装牢固,达到照度足、不刺眼,配备的临时插线板要有分控开关;必要时增设隔断,建议采用轻钢龙骨、硅酸钙板等防火材料。

3.物品配备:装修完成后,配备床、衣柜、学习桌(带书架)、椅子等家具,同时提供台灯、床单、被子等生活用品,满足学习和生活基本需求。家具须附质检合格证及环保认证,尽量使用“梦想小屋”统一标识。

4.验收及经费拨付:施工结束后,由承接施工方向第三方专业机构提交项目竣工验收申请,汇总后报各市(区)团委。由市(区)团委(幸福童享基金会)牵头,组织第三方专业机构、施工单位、落地镇街有关负责人、服务对象家庭进行竣工验收并出具项目竣工验收报告和竣工结算单、项目施工验收单。同一批项目验收合格后,以市(区)为单位,由市(区)团委或受市(区)团委委托负责项目实施的社会组织提出改造资金的拨付申请,幸福童享基金会从“梦想小屋”专项资金中按平均每个小屋不超过1.5万元拨付改造资金(拨付总额不超过同一批项目的竣工结算总价)。整个“梦想小屋”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办公宣传、工程招投标、竣工验收、差旅误餐、志愿者补贴等必需的管理费,由团市委扎口提出资金拨付申请,幸福童享基金会从“梦想小屋”专项资金中按规定拨付。


(五)跟进做好志愿服务关爱。坚持将志愿服务关爱贯穿项目实施整个过程,把后期服务作为“梦想小屋”项目极其重要的“下半场”。后续服务以市(区)团委组织实施为主,高标准做好爱心志愿者的社会化招募、专业培训和后期管理工作。与全市“成长护航”困境儿童关爱项目有机结合,建立以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作为责任人,以社会组织作为服务人,教师妈妈、法律援助律师、家庭医生、“五老”志愿者参加的“六个一”成长护航小组,作为对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履职的专业补充,组织志愿者选择性开展亲情陪伴、心理疏导、学业辅导、微心愿、自护教育和地方特色活动的“5+X”服务,并积极促成结对儿童参加“红领巾成长营”“青仔公益暑托班”“红领巾公益夏令营”等活动。每月进行1次入户检查卫生习惯保持情况,帮助结对儿童解决心理、生活行为习惯、道德品质、人身安全和学习教育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培养自强自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社会融入能力,促进实现从“小屋焕新”到“精神焕新”转变。


(六)做好项目宣传推广。依托团内团外各类宣传工作阵地,创作一批有感染力、传播力的宣传文化产品,讲好“梦想小屋”故事,加强正面宣传引导,激发社会心理共鸣,扩大项目参与面和品牌影响力。深入挖掘项目中的感人事件和人物,树立有态度、有温度的宣传导向,广泛传递受助孩子自强不息、感恩社会的奋斗精神,传递捐赠人无私奉献、慷慨济困的价值追求,展示党带领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坚定决心和行动。宣传推广工作要强化底线思维和舆论风险防控,特别要做好未成年人隐私保护工作。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市(区)团委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梦想小屋”项目的重要意义,举全团之力推动“梦想小屋”项目的实施。各市(区)在项目启动和推进中要主动向党政领导汇报,争取党政资源支持,力争将项目建设纳入脱贫攻坚工作大局。要广泛联系发动青年社会组织,把这项工作作为推进县级团属青年社会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要广泛动员基层团组织、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等青年群体,把这项工作作为大抓基层建设重要平台。


(二)注重典型示范。要加强宣传推介,对项目发起、资金募集、项目运行、作用发挥等情况进行实时跟进宣传;对“梦想小屋”的创新举措、模式打造、丰富志愿服务项目等内容进行亮点报道。团市委将通过实地考察、案例推广等形式,指导各市(区)全面了解资金募集方式、与社会组织合作机制、项目推进中的关键环节、后续跟踪帮扶经验等内容,鼓励各市(区)先做试点、有序铺开,保障工作平稳推进。


(三)强化考核激励。树立担当作为的鲜明导向,让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鼓励各市(区)在确保建设标准和服务质量前提下,在合作机制、募资渠道、建设方式等方面大胆探索创新。团市委定期对各市(区)项目实施总体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务求工作实效。